范楼镇社区教育中心工作方案(2012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镇战略和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文化名镇的总体目标,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探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社区所有成员的学习需求,大力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稳定、建设和发展,从而为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思路
1、到2012年企业全员培训率从2011年的35%提高到50%;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不少于3000人次,其中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培训率达100%;城镇新增劳动力从事技术工种的,就业前培训率达100%,农村劳动力向非种植业转移的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率达50%。
2、镇属以上企业单位40周岁以下在职职工文化水平均达高中(中专、中技)水平,骨干企业管理人员文化水平平均提高到大专层次以上。
3、到2012年,全镇现有各类管理人员、专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
4、重视弱势群体的教育。让老年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学习。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率达到95%以上。
5、在开展社区教育中,大力抓好全社区教育活动的组织建设、网络建设和队伍建设,推动社区教育不断向社区单位延伸,向自然村落延伸,向家庭延伸,逐步形成更加广泛,更加浓厚的社区“三文明”氛围。
三、具体措施
1、完善社区教育中心组织机构,委员会成员由镇党委和政府各主要条线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负责制订社区教育的规划、规程,协调各部门的培训,指导与监督镇、村、街、企事业的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协调镇属企事业和政府部门关系,办公室设在社区教育中心即原成教中心校内。
2、政府制订关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决定、社区教育组织章程和岗位职责、社区教育的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文稿,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各有关单位和各部门。
3、建立社区教育“树”状网络,健全教师队伍,完善教学设施。以成教中心校即社区教育中心为培训主体(“主干”),各村、企事业的村民学校、职工学校为培训“主枝””的“树”状网络,以便于教学管理指导工作的开展。每个社区必须配备有德才兼备的职工教师,认真负责平时的教学工作,同时,社区学校必须有教室、黑板、课桌椅或其他教学设施,以利于开展教学工作。
4、明确社区教育的教学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列入年度精神文明工作的考核。
(1)社区教育中心负担开展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教学任务,配合镇政府各部门的培训工作。
(2)围绕文明公约、法律法规、文明家庭、优生优育、科学知识、老年人的文体活动。国家大事、世界形势等内容开展教学,负责学生校外教育、流动人口教育、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教育工作。
(3)以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为枢纽,联结妇联,办好父母(家长)学校。
(4)以社区教育中心和中小学为基础,办成计算机信息教育中心。
(5)以范楼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办成全镇体育活动中心。
(6)以文化中心(文化站)为枢纽,以建立多种协会为手段,联结社会广大的文化(艺)爱好者,以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新氛围为目标,把各类教育活动延伸至单位、自然村,渗透到家庭。第一步建立和健全的协会有:乒乓协会、篮球协会、棋牌协会、书报协会、书画协会、音乐舞蹈协会、摄影协会等七个群众性协会。并以镇文化中心和镇社区教育中心图书馆为基础,扩建成全镇的图书阅览中心。
(7)企业职工学校围绕法律法规教育、政治形势教育、安全卫生教育、上岗转岗培训、就业指导、再就业培训技术等级培训、技术操作出赛等开展教学工作。
(8)各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学校)应本着统一规划、联结互动、资源共享的原则,大力无偿支持所在社区开展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