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成人教育主导作用推进社区教育和谐发展
素有“牛蒡之乡”美誉的范楼镇位于苏、皖两省四县交界处,属丰县最东南部,徐丰公路横贯该镇,交通便利。镇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1.5万亩,辖31个行政村,122个自然村,人口8万余人。
近年来,范楼镇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确立了“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立足特色,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8万干群同心同德、凝心聚力谋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绩,2012年GDP达21亿元,财政收2468万元。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大幅增长。范楼镇先后获得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江苏文化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先进镇、江苏省体育强镇和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等荣誉称号。
范楼镇地属黄河故道,镇内水资源丰富,属沙质土壤。该镇凭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种植结构的不断优化,已形成牛蒡、苔蒜、韭黄、农产品深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尤其是规模高效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一大亮点,也是范楼镇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范楼镇工业发展迅速,现有镍铁合金、特菜加工、饲料加工、胶带制品、猪鬃加工、机械制造、木业、服装八大行业。全镇广大干群在“全面达小康、工业挑大梁”和“工业兴镇、项目强镇”的观念带动下,通过解放思想、创新环境、打造平台、优化服务等措施,促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全镇企业发展现状与布局形成了金陵工业园区和齐阁工业集聚区。
2011、2012连续两年范楼镇工业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高,新增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家,总投资额1.21亿元。其中,8000千万元龙头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徐州嘉丰镍铁合金项目、徐州常兴饲料落户丰县经济开发区;投资3000万元集速冻、冷贮、加工为一体的康汇百年食品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齐泰纺纱织布厂、投资500万元的徐州水韵服饰、徐州千禾粮油贸易公司、华阳饲料、投资3000万元的粮食仓储相继建成投产,增添了范楼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
我镇目前的教育构成了由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组成的优质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成教中心校于2012年成为市级镇社区教育中心,目前已成为镇综合性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科技推广示范中心和社区教育中心。近年来,社区教育的规模、品质、效益、理念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现将近年来的工作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如下:
一、
统一思想认识,规范教育职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方案的通知》(苏教职〔2006〕17号),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牢固树立了社区教育“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富民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江苏精神为主线,立足社区、依靠社区、服务社区,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亲和力、归属感,促进社区教育更好地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指导思想。同时我们还清醒认识到搞好社区教育是我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构建终身教育、本土化教育、大众化教育、普及化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结合社区内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发展社区内各类教育事业。在镇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列支专项经费,确保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硬软件建设达到标准。保证社区教育中心的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使社区教育中心能够真正在农村党员干部、人口计生、农业技术、致富技巧、劳动力转移、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老年活动等各项培训中显示其独特的教育效果和社会职能。
二、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度管理
我镇社区教育中心,从酝酿到计划,从创建到评估,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并全程参与。我们将社区教育中心定位于:党政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社区自主活动,村(居)民广泛参与。镇政府成立了范楼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政工书记任主任,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副主任,组织、宣传、教育、科技、文化、民政、司法、公安、团委、妇联、计生所、劳保所、经管站、农服中心、企服中心的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社区教育中心办公室,分管教育的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成教中心校校长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协调社区教育的日常事务,做到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全镇开办了31所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形成覆盖全镇的社区教育网络。
我镇以镇成教中心校为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学习、办公地点,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社区教育管理制度。在社区教育的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社区教育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抓,保证社区内的各项教育工作管得严,做得好,抓得实。我们聘请了能适应各种教育培训的44名专、兼职教师,各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通过聘请、推荐,建立了以能工巧匠、致富能手、教学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2526名教育志愿者队伍,逢有培训、教育活动,这支队伍能够保证到位尽责,因此社区教育中心组织实施的各项教育培训能按部就班。
我镇现有社区教育网络基本保证了社区内村(居)民的学习要求,特别是范楼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 月照井 位于虺城村,相传60年一次在“月照井”内能看到一个月亮从井内升起。 秦王口 传说秦王李世民曾在此骑马渡河,因此得名秦王口。1987年,汪楼村古佛寺原址曾挖出一口大铁钟,现存于县博物馆,传说罗成曾失马古佛寺。范楼镇是革命老区,镇内立有“千里井战役”纪念碑,已成为全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社区教育中心对镇内教育资源的挖掘、整理、开放,其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为全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社区教育中心于2011年“虺王文化”为素材的省级立项课题,现已正式结题且以获得较好的评价。现社区教育中心正以成人教育为立项课题的省级课题:“学习型社会中成人教育模式分析研究”也已通过立项验收,素材正在收集整理中。
三、
整合教育资源,确保设施到位
2006年,我镇对成人教育资源进行认真的整合,借助学校布局调整的有利契机,政府对社区教育中心的发展规划作了充分的论证,将成人教育中心校迁址原青山中学,使成人教育中心校基本实现了“四独立”的目标,使我镇的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范楼镇社区教育中心占地12.2亩,建筑面积达到2600平米,校内有适应各种专业功能培训的多功能教室、电脑房、图书室、阅览室、技能培训室等设施,图书室内拥有藏书9862册,30台电脑联机上网丰富了学习资源,适应了居民的学习要求。2013年政府筹资226.3万元投入学校建设,保证了社区教育中心硬件到位、软件达标。我们还多渠道筹措经费,使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经费能够得到落实。
四、
立足服务“三农”,强化全员培训
我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是经市教委确认的市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近年来,我们以繁荣农村、丰收农业、致富农民的“三农”服务为工作路径。将社区教育中心的培训任务和成教中心校的教育培训任务融合到一起,形成了我镇村(居)民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我们注重在教育培训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从而形成开放式、大众式、本土化、普及化的全民、全程、全方位教育培训。
我镇组织、宣传、科教、文化、民政、司法、团委、妇联、劳保所、经管站、计生所、农服中心、企服中心、都结合各自职能特点对社区的居民进行人口政策、工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党建知识培训,使我镇以成教中心校为主体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我们坚持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具有我镇特点的社区教育培训新格局。镇劳保所和成教中心校利用社区教育中心的教育资源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对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实施培训,使我镇下岗职工的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下岗职工和富余劳动力经社区教育中心培训,许多人也相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的工作岗位。近两年来,成教中心校除了聘请兼职教师外,还适时聘请市、县讲师团到范楼镇指导社区教育工作,结合科普宣传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发挥教育资源,成教中心校去年招收4名应届初中毕业生上职高,一年来,将16名学生送往县职中继续学习,40多名学生通过培训推荐就业。我们还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为职工的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夯实了基础,年培训劳动力1200人,转移1000人,对外来务工人员308人全部进行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对幼儿教育和老年教育培训更是常抓不懈,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使幼儿教育培训工作走上正常轨道,今年上半年对中小学、幼儿园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培训,开展“热爱孩子赛妈妈”等活动,通过组织家长学校对社区内的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校学生的参训率达100%;健康讲座,老年艺术培训等活动让社区内众多老龄人受益。综观我镇社区教育的各类培训,成绩是显著的,效果是明显的,真正使我镇社区的村(居)民享受到各自所需的教育培训,提高了我镇村(居)民的自身素质,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教育内容
为进一步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去年春节全县首场演出进社区文艺汇演在我镇东坝村社区开场;1月8日在沛桥村社区举行“商贸促‘双创’共建新沛桥”文艺汇演;4月30日在傅家坛村社区举行“描绘建设宏图, 打造文明家园”文艺汇演;7月24日在东坝镇市民广场举行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和东坝镇留守儿童联欢会;9月28日各村单位自出节目在银林山庄乡村大舞台举行“全面达小康, 建设新东坝”文艺汇演,此台汇演在全县八个镇评比中获一等奖。11月26日在和睦涧村社区举行“建设和睦涧, 共享小康年”文艺汇演。这一系列的文艺汇演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各级领导的赞赏。下坝腰鼓队、东坝两支女子健身队常年在社区健身广场表演。去年7月组织20多名选手参加高淳县第二届群众文化才艺大赛,均获得好成绩;三八妇女节组织队员参加县女子象棋赛,荣获乡镇组第三名;国庆节组织队员参加县男子象棋赛,荣获乡镇组第二名;从4月到10月组织20名运动员参加南京市第十九届运动会的全部项目比赛,均获好成绩,被评为市先进单位;11月下旬组织镇篮球队参加高淳县“和源”杯篮球比赛,荣获乡镇组第三名。大马灯赴淳、宁、沪多次参加演出;春节期间,大马灯、小马灯、龙灯、舞狮、高跷等在本镇及周边地区表演;端午节、五月十三在胥河东坝段、下坝段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全年电影走进社区、校园50场,邀请剧团进社区演出10场。今年7月---10月组织100多名社区居民及中小学生参加县第三届运动会的八大项、二十个小项的比赛,均取得好成绩;10月1日组织象棋队参加县比赛荣获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5月下旬高跷表演队参加县社区教育成果展示活动;9月中旬大马灯赴杭州参加演出;国庆期间在游子山风景区表演;9月28日在银林山庄乡村大舞台举办庆祝国庆六十周年文艺汇演;10月18日积极配合县建设局送文化下乡到新中村;10月22日配合县戏剧协会送文化下乡到镇敬老院。这样,真正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体生活。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中心内部管理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细、做实、做美社区教育这篇文章,做到办好社区教育为人民,建设和谐发展新范楼,在富民强镇的进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O 一三年十月
【镇域名片】 范楼镇被誉为苏北地区的“特菜名镇”,位于徐州市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核心部位,地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心,也是江苏省著名的“韭黄之都”。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来范楼镇视察工作,题词:“牛蒡之乡”;
1998年,齐阁村牛蒡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基地得到了省级认证。1999年12月,胡锦涛同志到齐阁村视察牛蒡基地,对牛蒡产业给予高度评价。
范楼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发展新型工业、壮大设施农业、改善镇村面貌、落实惠民实事”工作重点,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