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教育? 构建和谐范楼
丰县范楼镇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丰徐南线横贯我镇境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工业集聚区位于公路两侧。园区距京珠、京沪、连徐高速入口仅20分钟路程。全镇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31个行政村,林业面积3.8万亩,年产木材10万余立方。全镇共有私营企业10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65家。2012年GDP达21亿元,财政收2468万元。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猛,拥有工业企业110家,
各类私营加工户300余家,年转移劳动力13000余人。区内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现有镇社区教育中心1所,成人教育学校1所,社区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0所,村民学校31所,初级中学3所,定点小学9所,中心幼儿园2所,构成了我镇学前教育、普通教育、成职教育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良好的经济基础、教育基础为我镇的社区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镇人民正豪情满怀,一心一意求发展,凝心聚力谋跨越,为把范楼镇建设成为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雄厚的江苏名镇而努力奋
斗。
近几年来,我镇的“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先后被命名江苏省文明镇、平安镇、体育强镇,社会综合治理先进镇,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委等荣誉称号,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经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不断跨上新台阶,一步一个脚印,正在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的社区教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农村成人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新农村建设的速度。为凸显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阵地作用,我镇社区教育在丰县教育局职成教股和镇政府、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坚持以创建学习型社区为载体,以“家长学校”工作为中心,与范楼镇党校、范楼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范楼镇人口学校、范楼镇中小学、范楼镇幼儿园、范楼镇妇联、范楼镇青少年法律学校工作相结合的基础上,几年来着力从整合镇内教育资源、深化基础能力建设入手,根据教育局年初的目标责任状,结合我镇农村工作的实际情况,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来制定社区教育中心工作的各项管理目标,并且朝着这一实际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镇成教工作连续几年来,均被评为:“县先进集体”的称号。几年来,大力开展社区教育,紧紧围绕“抓机遇、重实效、谋发展” 的思路,积极、创新、踏实、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主
动开展各项工作:
一、多方筹措经费,努力保障社区教育中心的运行机制
范楼镇社区教育中心于2007年就依托范楼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建立。现拥有独立阵地,占地12.2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有专职管理人员16人,全部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习学历。镇政府确保人均0.5元的教育培训经费落实到位。同时教育中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义务培训与收费培训相结合,积极自筹经费,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有18个标准教室,3个办公用房,建起了30台电脑的标准微机房;又建起了范楼镇成校网站并制作了社区教育网页;添置了数码相机;有9000
余册图书,各种教学光盘(VCD)等数
百盘。也保证了社区教育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二、大力运用载体,努力扩大社区教育中心的社会影响
首先注重媒体宣传。利用社区成教信息网向全镇社区成员发出终身学习倡议书,专门在网站就职教招生发出告全镇应往届初三毕业生及其家长书。同时我校多次向2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进不去报送成校活动的相关信息,扩大了招生效果。我社区教育中心网站虽然刚刚创建,但随着内容的不断充实、经常更新、及时报道,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受
到了县局领导多次表扬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其次对学校、村校、厂校、镇政府阵地充分利用。互联互动,社区教育中心主动指导,积极参与,基本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校合一。厂校运动会需要操场,我们就积极牵线搭桥到学校;职工培训缺少对口教材,我们就跑书店跑技校。村校搞技能培训缺师资,我们就外出联系专家技术员;没有实践操作的场所,我们就带着他们到厂校实践基地。努力在全镇形成要进修找社区教育中心,要学习到社区教育中心,要培训找社区教育中心。每年仅社区教育中心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数十期,培训人数都在8000人以上,加上村、厂校的数万人次培训,每年都超额完成年初与教育局签订的自主、协作培训人数和办班数。
三、大力开展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范楼镇被誉为苏北地区的“特菜名镇”,位于徐州市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的核心部位,地处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心,也是江苏省著名的“韭黄之都”。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来范楼镇视察工作,题词:“牛蒡之乡”; 1998年,齐阁村牛蒡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基地得到了省级认证。1999年12月,胡锦涛同志到齐阁村视察牛蒡基地,对
牛蒡产业给予高度评价。
社区教育中心一直把关注民生、教育富民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点工作。近年来,我们除了联合各职能部门、职业学校,根据农民的需要提供全方位的各级各类教育技术培训、信息及就业服务外,还积极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参与、股份合作等途径,与农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地方农业、科技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在全镇建设成了4个集人才培养、项目试验、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他们分别是范楼镇马庄村特种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千井村的千亩无公害韭菜种植示范基地以及金陵和齐阁的牛蒡生产示范基地、(四大种植基地),其中金陵地区已形成生产集加工于一体的规模性的产业,金陵工业园生产的牛蒡茶与牛蒡菜远销十多个国家,带动了大批农民科技致富。目前仅基地一项收入就可实现纯利润5200万元,年转转移劳动力4800余人。通过联合、股份等形式建立生产实验实习基地,再加上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使学校真正成为当地试验示范、科教推广、人才信息咨询服务、思想
教育的主阵地。
四、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活动,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工作
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丰富农村文化业余生活,营造团结、和谐、欢乐的吉祥氛围,更好地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舆论良好发展,营造先进文化良好氛围,因此,搞好社会主义文化活动,对于打造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范楼镇社区教育中心大力开展社会文化活动,扎实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1、成教中心校每月精心编排一期图文稿并茂的《科技简报》及时下发到全镇3个行政村,使广大农民朋友不用出村就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实用的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很多农民受益匪浅而成了村
中的致富骨干,因而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
2、组织离退休干部、教师、职工、学生等排练文艺节目,举办“迎国庆广场文艺汇演”、“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场文艺晚会”等,
极大地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3、联合农业局、文化局、司法局等单位,经常组织“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散发科技小册子,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经常性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镇文化站面向学校、农村各企事业单位,经常性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象棋、书法等各种比赛,极大地丰富、活跃了人民文化
生活
五、建立村厂分校,努力强化社区教育中心的辐射功能
2011年,我们健全了“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成立了10大社区学校和31个村民学校、7个职工学校。社区教育中心经常性指导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有力提高了农民素质和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水平,丰
富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树立社区教育中心的良好形象
2011年,社区教育中心完善了“社区教育办公室职责”、 社区教育专职管理人员职责”、“校务委员会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志愿者守则”等。在社区教育工作上力求精细化管理,用制度来管理
人,用制度来树形象,用制度来保证事业的发展。
当然,我们做的工作还不够,离县、市教育局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已经准备首先对社区教育中心网站奔着实用、全面的原则进行改版,尽量及时的、真实的、立体的、全方位的、综合的展现我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各级各类培训信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借助正在实施的全镇31个行政村现代农民远程教育网络接收站点,把社区教育工作做得更实、更广、更全面,力争通过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评估团的验收,努力走出一条农村乡镇社区教育的新路子。
丰县范楼镇社区教育中心
二0一三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