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楼镇“十二五”社区教育中心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目标,按照中央和省市领导关于加速建成社区教育中心示范先导区的要求,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制定本镇“十二五”
社区教育中心发展规划。
二、社区教育中心的基本特点:
2、社区教育中心与普通全日制学校不同,它直接同广大受教育者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相联系,因而它必须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和工作。
3、社区教育中心的受教育者来自各阶层各行业,既要学习,又不能脱离生产工作,因而就决定了它的办学形式必须是灵活多变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
4、社区教育中心不同于义务教育和全日制普通教育,学员的学习都明显地带有功利性,因而学习的内容必须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工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有利于增强学员的谋生能力;有利于提高学员增强获取利益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目标要求
社区教育中心“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是: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提高质量,形成规模,讲求效果,具体要求是:
1、由学校教育向全民教育推进;阶段教育向终生教育延伸;一般教育向优质教育转变。
2、以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地,以村、厂、妇联、计生办、共青团、劳动所、农水办、司法办、安监办、经管办、文化中心、广电中心及各类协会为依托,以家庭为落脚点,广泛开展各级各类成人教育,让社区教育覆盖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到“十二五”未做到25%—26%的农村劳动力和50%以上的工人都能接受一期以上的教育。
3、由政府联系牵线,开展学历和技术教育。以成人教育中心校和厂、村为基地,通过专业培训为农村培养一定数量的致富带头人,为工厂培养不少于工人比例6%以上的技术工人。在普及二十年教育的基础上,为村厂培养若干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高素质人才。
四、具体措施
1、坚持党的领导。社区教育中心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工作,其内涵是提高人的素质,其核心是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比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全党动员,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全社会人人都来参与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纳入到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中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
2、成人教育学校教育面广量大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才能使其健康发展。要建立以党委一把手负责各条线村厂领导其抓共管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建立一个以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要基地,村、厂为依托的社区教育平台,形成一个党委决策,政府实施、各条线村、厂主管部门工作的社区教育网络。
3、丰富教育内容。我们所谓的成人教育学校,事实上已不在仅仅是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而是覆盖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教育,包括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文明礼仪教育,尊老爱幼教育、法律知识教育、环保教育、计生教育;以增强市民谋生能力的知识技能教育、经营服务教育;以提高村厂管理者管理水平的行政企事业管理教育;以提高科学文化水准的科普教育、学历教育;以活跃市民身心,陶冶情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各类文体活动教育,艺术教育等。
4、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紧扣生产,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良性循环。
成人教育学校教育重在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随着总体素质的提高必须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进一步激发市民求知的欲望。这就要求农村居民学校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让工人农民在提高知识技能中增加收益;管理者从学习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市民从学习中懂得遵纪守法,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丰富业余生活。
5、 依托中心辐射延伸,建好多功能社区教育中心(成教中心),建设社区教育网站,并以次为教育基地,聚合各种教育资源,凭借这些资源向社区各个角落扩张辐射延伸,形成成人教育中心校,——村厂企业——家庭三级立体教育网。
6、打破传统教育条快分割的局面,统一规划,联结互动,资源共享;并通过经济标杆推动多元化教育,真正形成全民参与,全方位开展、全天候学习的社区大教育局面。
7、成人教育学校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遍布全镇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的在职人员,工作性质、年龄、学历层次、教育需求、作息时间等迥异,显的十分复杂。要有效地开展农村居民学校教育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做到长班与短班的结合,白天与晚上的结合,平时与假日的结合,定时定期集中学习与随机分散学习结合,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教育与学历教育结合,一般教育与证书教育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学校教育与通过广播、电视、报刊、资料等多媒体教育结合,集中成教基地办班与村办班、厂办班结合,厂校联办、村校联办结合,自办与大专院校联办结合,教育与生产结合,使社区教育适应生产,适应生活,适应广大市民的实际与要求。
8、条线延伸,明确分工,形成进一步开展社区教育的实施渠道。
(1)以中心小学,中学为平台,联结关工委,办好父母(家长)学校;联结社区教育中心,办好外语、计算机、技艺类教学点。中学办成全镇的体育活动中心,均向全社会开放。中小学,都应成为行政村和中小企业的文化教育中心,提高中小学教育的社会化程度,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2)与文化(文化站)为平台,以建立多种协会为手段,联结社会广大的文化(艺)爱好者,一营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新文化氛围为目标,把各类体育活动延伸至单位,自然村,参透到家庭。建立和健全乒乓协会、篮球协会、棋牌协会书画协会、评弹爱好者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协会。以镇图书馆为基础,建成全镇的图书阅览中心。开设流动图书馆站,为农民送书送技术。
(3)以镇党校为平台,联结组织、纪检和宣传各部门,全面开展对党的基层干部和全体党员开展各类培训,提高总体素质。
(4)分期分批建设好骨干企业职工学校和行政村的村民文化技术学校,由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指定职工学校和村民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规范,列入各单位双文明目标考核,逐校验收,合格发证。
(5)以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术培训。
(6)以老龄协会为平台,办好老年活动中心,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9、将规划目标按年逐一分解到各条线,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考核奖惩。
五、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1、首要关键是镇党委思想认识的统一和决心。实施成人教育不是单纯的教育活动,而是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手段,因此,在思想认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制度的保障。
2、发展成人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冲破各自为政的门户之见,打一场总体战。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分工协作,形成良性互动。
3、在成人教育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公益性教育与产业性教育的关系,坚持实用、实效、实际的原则,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勤于总结研究,形成体现农村居民学校教育特色的系统的办法和意见。
4、切实解决好开展成人教育的经费来源。镇财政主要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各项基础建设,创造更好的各类学习环境。而正常的办公用费,采用政府授权下,由成人教育中心扎口,其有偿教育部分,按比例上缴管理费,积累资金,用于优化教育手段开展社区内师资队伍的建设。用于正常办公经费开支和总结评比奖励。
5、重视培养社区教育优秀队伍,充分发挥农村成教中心的示范指导作用。
6、开展成人教育,必须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其落脚点应该是与世界先进教育模式接轨。因此,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赋予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一定的权利。
范楼镇社区教育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二月